创意艺术:业精于勤

近年来,兴趣爱好和休闲活动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Sir Anthony Seldon爵士最近在《国际教师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照顾自己 ”的文章,文章中谈到了为爱好和兴趣腾出时间的重要性,无论是运动、音乐、舞蹈、表演、编织还是烹饪!在如今这场全球性流行病肆虐的背景下,除了一贯重要的体育锻炼和社交需求外,这类活动对平衡又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

毫无疑问,兴趣爱好是打发时间和转移注意力的重要途径,此外,它们在塑造生活、人际关系甚至职业生涯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如果让你列举一个著名的或成功的运动员、音乐家或艺术家,你很可能会问:“他们是如何取得这种成功的?”或 “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种卓越的水平?”以及 “我怎样才能像他们一样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是最好的,我们希望他们都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我们应当鼓励他们志存高远,找到他们的激情所在,努力在自己所喜爱的事情上追求卓越。但是,要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技艺精进?达到世界级水准的必备要素又是什么? 

DCSPX Creative Arts

遗憾的是,成功没有特定的秘诀。我们都知道成功需要辛勤工作、专注、努力和决心,需要为之付出鲜血、汗水和泪水,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在实际中又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一系列不同领域的成功案例及研究,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了解哪些方法在很多时候是行之有效的,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导我们的学生取得世界级的成果。

 

DCSPX Creative Arts

抓紧时机,趁早起步
————

人们普遍认为,趁早起步是人类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因素,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如体育、音乐、艺术、文学和科学领域都有许多这样的例子。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在实现精通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支持、鼓励、专家指导或辅导是显而易见的因素,此外,机会也是一个主要因素,无论是有意的还是偶然的。

 

DCSPX Creative Arts

付出与努力
————

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已出版中文译名)一书中,Daniel Coyle谈到了艺术家Michelangelo,以及他如何 “在识字之前就能使用锤子和凿子”。Michelangelo年轻时师从大名鼎鼎的Ghirlandaio,因此他能够参与许多高端的委托和项目。他一开始就复制和模仿当时其他一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并从专家那里学习基础知识,在相当艰苦的环境下,花费几年时光专注地磨练技能。这使他熟练掌握了自己的技艺,成为一名专业的雕塑家和画家。Coyle指出,Michelangelo是‘一位很有前途但鲜为人知的艺术家,直到他24岁时创作了《Pietà》。人们称 《Pietà》是纯粹的天才之作,但其创作者却不以为然。Michelangelo说:“如果人们知道我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掌握了这门技艺,那它就不会那么美妙了。”’ 这是一场斗争,也是一场爱的付出,但通过大量的时间投入、个人努力、反复练习和专家指导,Michelangelo才能够以工匠大师的身份创作出举世闻名的作品。

 

DCSPX Creative Arts

深度练习创造完美
————

那些伟大的作品,其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总是鲜为人知的。Michelangelo可能是个天才,但他仍然长期研究细节,向最好的人群学习,并且反复练习以完善自己的技能。无论哪一个领域,那些成功者最大的共同点是:为完善和重塑他们的技艺都投入了大量的专注时间。正如Coyle所说“他们都花费了数千个小时进行深度练习,不断尝试与改进,纠正错误,进行竞争,提高技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深度练习不仅是指练习或排练的时间,还包括你所练习的‘内容’。深度练习一词指的是对新的能力和未开发的领域进行刻意的具体练习,正如Coyle所说的 “(所谓深度练习)就是在你能力欠缺的地方,在你会犯错的地方不断进行练习,从而使你变得更聪明”。

 

DCSPX Creative Arts

在失败中前行
————

在学习乐器时,许多学生担心会犯错。犯错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很多方面,犯错有助于进步。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放慢速度,反复推敲困难的地方,然后定期重温,你会发现其中的联系就会变得清晰起来。那些勇敢面对错误并且坚持不懈的学生,他们的演奏技能势必会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掌握音乐和演奏技能。犯错是好事,值得庆祝!

 

DCSPX Creative Arts

10,000 小时
————

Malcolm Gladwell和Matthew Syed等作者强调,不同领域的专家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不是仅靠几周或几个月的学习和练习就能达成的,而是经过数年的付出才达到了专家的水准。Syed在《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已出版中文译名)一书中说到“众所周知,经过数千小时练习的专家,可以以近乎奇迹的准确度进行表演。”他引用了一些研究,详细说明了专家们如何 “缓慢但肯定地建立起直觉,使他们能够以非凡的准确度进行表演”。与此密切相关就是研究人员所说的一万小时定律。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已出版中文译名)书中谈论了该定律。Gladwell引用了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研究,Ericsson与柏林音乐学院合作,在数年的时间里监测和跟踪小提琴和钢琴学生。所有的学生都在大约相同的年龄(5岁)开始学习,平均每周练习3小时左右。差异在8岁时开始显现,那些想成为班上尖子的学生在9岁时将练习时间从每周3小时提高到了6小时,12岁时提高到了每周8小时,14岁及以上时提高到了每周16小时。按照这条轨迹,精英学生在20岁时就已经达到了大约1万小时的练习时间。

那些没有投入额外时间的学生,他们的乐器演奏水平仍然很高,具有足够与大型管弦乐队合作的技能水准,或是成为非常熟练的音乐家,甚至是音乐教师,然而,他们中没有人达到精英的水准或是进入演奏圈的顶层。Gladwell还指出,Ericsson的研究中没有一个在没有投入大量练习时间的情况下达到大师级水平的“天生的音乐家”。因此,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成为最好,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唯一的办法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Gladwell的总结相当雅致:“不是因为优秀才练习,而是因为练习才优秀。”

诚然,1个万小时确实是非常大的时间量,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这个数字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父母的鼓励和专家教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把一万小时的概念放在实际环境中,它大约需要10年高度集中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因此需要趁早开始!  

 

在通往精通的道路上需要许多因素,需要时间和奉献、支持和鼓励、高质量的指导教学、获得正确的工具,当然还需要机会。如果Michelangelo没有机会精进他的手艺,与合适的导师合作,获得所需的工具和展示他作品的机会,他可能仍然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艺术家。同样,Mozart也被认为是神童,但如果没有他父亲的鼓励,他可能就不会获得指导、工具或机会来发展他的技能,使他能够创作出如此杰出的作品。

DCSPX Creative Arts

通往精通的道路既困难又耗时,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的好处又是什么?Anita Collins在她的《音乐优势:学习音乐如何帮助孩子的大脑和健康》一书中列举了心理学家所说的与学习乐器有关的“五大”人格特征:开放性、自觉性、外向性、一致性和精神性。她谈到了Kathleen Corrigall博士的研究,该研究表明自觉性和对经验的开放态度是音乐家尤其需要培养的重要品质。Corrigall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自觉性和(或)对经验的开发态度可能会促进乐器的学习,自觉性能够促进自律、组织和成就取向,对经验的开发态度则会促进学习者拥有更加积极的想象力 ”。

虽然独立工作对发展精通很重要,但杰出的音乐才能来自与其他音乐家的合作和表演。合奏表演对年轻音乐家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因为它不仅能提高倾听和交流技能,而且根据Corrigall的说法,还可以 “通过适当的神经活动和化学反应加强社交互动”。作为团体的一部分,心理上的安全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因此合奏表演是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表演者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合奏建立起的友谊和联系对身心健康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我们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的,也是(正如有些人所言)当前时代所亟需的。好消息是,排练时间有助于1万小时的达成,也有助于学生不断精进自己的演奏水平,反过来又会发展学生的开放性、自觉性、外向性、一致性和精神性等特质,与此同时,收获乐趣!

DCSPX Creative Arts

在上海德威浦西校区,我们致力于为创意艺术课程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我们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热情所在。例如,在戏剧课上,学生不仅有机会在舞台上表演,他们还可以学习布景设计,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获取戏剧技术知识和剧本写作经验。通过我们的艺术课程,学生学习像艺术家和设计师一样进行思考和行动,同时学习欣赏其他艺术作品。艺术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绘画、版画、纺织、雕塑、摄影和数码图像处理等多种工作经验。音乐课程则以实际的音乐制作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知识和理解力。我们的一对一乐器辅导计划,濒危乐器计划,以及各种独奏和合奏表演机会,都让学生有机会尽早地接触乐器、获得经验,希望这将帮助他们找到他们的激情。凭借一系列丰富的拓展课程、大量业内专家的访问交流及德威学校之间的联系,我们的学生拥有大量的机会去发现自己的热爱。

DCSPX Creative Arts

所以,当下次学生们抱怨排练时间及练习时间过长时,(告诉他们),这是他们成为大师的道路上所必须经历的修炼!

 

参考资料

Sir Anthony Seldon in the International Teacher Magazine -  Taking care of yourself https://consiliumeducation.com/itm/2021/05/21/taking-care/ 

‘The Talent Code: Greatness isn't born. It's grown’, Daniel Coyle

Black Box Thinking: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Success, Matthew Syed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Malcolm Gladwell

The Music Advantage: How learning music helps your child's brain and wellbeing, Anita Collins